双城联动:成都西宁产业新篇 万亿级赛道竞逐未来

在西南腹地与青藏高原的交相辉映中,成都与西宁正以各自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因,书写着中国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25 年开春,两地相继迎来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超 600 亿元,在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绿电智算等万亿级赛道上展开战略布局。

成都:万亿级产业集群加速成势

作为全国首个同时布局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的城市,成都在 2 月 21 日集中签约 47 个重大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达 519.36 亿元。

双城联动:成都西宁产业新篇 万亿级赛道竞逐未来

这些项目涵盖大飞机制造、卫星整星研发、无人机产业化等核心领域,标志着成都正从传统制造重镇向 “天空经济” 枢纽转型。

双城联动:成都西宁产业新篇 万亿级赛道竞逐未来

在商业航天领域,国内首家实现火箭入轨的星际荣耀将投资 33 亿元建设可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生产基地,年产 20 发火箭的产能将填补西南地区火箭总装空白。天一华宇集团则规划打造 “星箭终端” 全生态链产业集群,一期卫星厂房已动工,预计 2025 年实现年产百颗商业卫星的能力。低空经济领域,厦门大学四川研究院中大型无人机产业园项目将构建涵盖生产、适航、运营的全链条体系,推动无人机技术在应急救援、环境监测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的落地,标志着成都在航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该中心聚焦目标特性控制、极限性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将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打造 “政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平台,助力国产航空装备实现自主可控。

西宁:绿电算力开启数字新基建

几乎同一时间,青藏高原上的西宁启动总投资 7 亿元的 “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基地项目”。作为青海省首个绿电算力一体化项目,该基地将依托 3000P 算力规模,构建 “算力 + 平台 + 数据 + 模型 + 应用” 五位一体体系,重点服务数字政府、智慧工业等领域。

项目采用液冷、智能母线等绿色节能技术,年耗电量可降低 30% 以上,实现 100% 绿电消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的西部孵化中心,加载工业互联网、城市管理等特色应用场景,预计带动区域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投资超 50 亿元。西宁开发区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 “高原绿电” 与 “数字经济” 的深度融合,将为西北五省提供普惠算力服务。

战略协同:新质生产力的西部答卷

成都与西宁的产业布局,恰是中国西部拥抱新质生产力的缩影。成都以 “链主企业 + 创新生态” 模式,构建起覆盖研发、制造、应用的全产业链条;西宁则依托清洁能源优势,打造绿色算力枢纽。两地通过差异化竞争与协同发展,共同探索着资源禀赋与技术创新的最佳结合点。

随着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成都正加速形成 “研发在蓉、制造在蓉、应用在蓉” 的产业闭环;而西宁的绿电算力则为 “东数西算” 工程提供了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双城联动不仅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更为西部大开发注入新的增长极。正如业内专家所言:”这不是简单的项目叠加,而是中国产业体系向更高能级跃迁的生动注脚。”

站在 “十四五” 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成都与西宁的产业新篇,正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书写着西部答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