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已突破1200亿元,位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25年,通用航空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迅速崛起并形成庞大的市场生态,涵盖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空中物流、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国家将低空经济定位为“新质生产力”,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拓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低空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高端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支撑。以无人机为例,其飞行控制技术和能源管理系统对材料科学、动力学、导航系统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相关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此外,低空经济还促进了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术的应用,激发了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的跨界融合,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国际竞争中,低空经济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赛道。中国在无人机和eVTOL等新型飞行器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已取得显著突破。例如,自主研发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标志着我国在低空交通领域的技术实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低空经济不仅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还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总体来看,低空经济正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未来有望持续释放增长潜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