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农用无人机推广演示 助推农业低空经济发展

昆山通过“技术渗透-场景创新-产业聚合”三阶段跃迁,构建了农用无人机应用的完整生态。其经验表明:政策精准性需匹配技术成熟度,如2017-2020年侧重设备普及,2021年后转向多场景融合;产业链培育应依托既有优势,例如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发展无人机核心部件。随着锦溪镇白莲湖试验空域获批,昆山正从“农业无人机应用示范区”向“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升级,为长三角农业现代化提供可复制范式。

昆山市自2017年在巴城镇启动农用无人机稻麦飞防试点以来,已形成“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场景拓展”的完整推广体系。根据《昆山市2023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执行情况自查工作报告》,该市通过财政专项经费保障补贴核查的公正性,全年163份补贴申请均通过手机APP提交并完成限时审批。针对单价5万元以上的植保无人机,昆山实施1.5万元/台的作业补贴政策,直接拉动“十四五”期间年均新增设备超20台套,2024年保有量已达130余台,稻麦飞防作业覆盖率达70%以上。相较于苏州全市800余台的无人机保有量,昆山以16%的占比成为区域技术应用高地。

在技术推广层面,昆山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连续六年举办植保无人机操作培训,累计培训学员超500人次,并将无人机操作纳入年度农机手“必修课”。2025年2月的推广演示活动中,大疆、惠达等企业展示了多光谱成像无人机与植保机联动作业技术,实现施肥量精准控制误差小于5%,标志着应用场景从单一植保向变量施肥升级。

农用无人机应用已形成三大核心领域:

  1. 植保作业高效化:2024年完成稻麦飞防100万亩次,单台无人机日均作业面积达300亩,较传统人工喷洒效率提升30倍。陆家镇3840亩无人农场通过“无人机巡田+北斗导航农机”模式,实现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超90%,农药使用量减少25%。
  2. 生产环节全覆盖:2022年首次开展水产投饲无人机培训,2023年试点“无人机播种+智能灌溉”技术,使水稻播种均匀度提升至98%。巴城镇农户反馈,无人机飞播成本降至15元/亩,较人工播种节约50%。
  3. 乡村治理智能化:2025年启用的全域自然村无人机巡查系统,依托710个通信铁塔实现自动起降与AI分析,人居环境问题识别效率提升4倍,季度整改完成率达95%。这一模式已被苏州高新区等地复制。

与周边城市相比,昆山在低空经济布局上呈现“全链条+多场景”特征:

  • 苏州大市层面:常熟市供销系统通过“飞手培训+服务外包”模式,年飞防面积达5万亩次,但设备保有量仅为昆山的23%。张家港惠农公司侧重粮食作物飞防,而昆山已拓展至水产、林果领域。
  • 无锡差异化路径:无锡在农林植保领域建立综合服务平台,重点解决枇杷低空运输难题,通过无人机将生鲜配送时效压缩至6小时。但其农用无人机政策奖励集中于头部企业,如汉和航空享受530计划A类支持,而昆山更注重普惠性补贴。
  • 产业链竞争力:昆山设立3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基金,建成国内首个5G通信无人机基地,航天时代飞鹏公司形成“干线-支线-末端”物流无人机体系,年产能达1万架。花桥经济开发区集聚研发制造企业42家,2024年产值突破80亿元,较无锡丁蜀机场航空应急救援基地的单一功能更具产业纵深。

2024年昆山无人机飞防减少农药使用量320吨,节约人工成本超2000万元。周庄镇云南村通过无人机巡田,水稻亩产提升至631.2公斤,创区域新高。但在安全监管方面,2024年春季专项检查发现16%的飞手未持证操作,暴露培训覆盖面不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